查看原文
其他

凉山火把节,缘何这样火

四川日报
2024-10-19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天府新视界 Author 岷江轩

来源 天府新视界



485年前,明朝文学家杨慎途经建昌(今西昌),夜宿泸山时,惊见山野间闪烁着点点火光,犹如满天的星星,熠熠生辉,于是提笔将一首《夜宿泸山》留在了此地:

“老夫今夜宿泸山,惊破天门夜未关。谁把太空敲粉碎,满天星斗落人间。”

一“敲”一“落”的绝美想象,天星散落人间的独特画面,是杨慎对凉山彝族火把节盛况最好的描绘。

7月19日,2024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暨“五彩凉山·夏季清凉”文旅系列活动拉开序幕,以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为底色,给现代人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彝族火把节体验。



坐上复兴号列车,从成都出发,沿着新成昆铁路一路向南,夏日的清凉感扑面而来。而在不远的目的地凉山,一场火把狂欢盛宴即将开启。

到凉山过火把节,已成为不少人的暑期标配。2023年数据显示,凉山彝族火把节共接待游客346.75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.88亿元。火把节就像一个大舞台,舞台中央的彝族俊男靓女跳着欢快的达体舞,而越来越多的观众受到气氛感染走上舞台共同感受节日的狂欢。

传承千年的彝族火把节,是凉山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、场面最壮观、最具民族特色的盛大节日。今年的火把节,又有怎样的新“玩法”?

你永远可以相信凉山的大气,为了办好火把节活动,17县(市)“火力全开”。从7月19日到8月19日,火把节系列活动将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,从千人“朵乐荷”、彝族选美,到赛马、斗羊、斗鸡、摔跤等传统民俗项目,应有尽有。

7月22日,“火把原乡·清凉布拖”2024凉山·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拉开帷幕 摄影/C视觉 王云

7月29日的火把狂欢夜最令人期待,那绚丽多姿的夜晚将在西昌航天大道东延线被点亮。3公里的活动区域、10万人的狂欢盛宴,会是怎样的火热场面?点火仪式、祈福仪式、篝火晚会、达体舞及火把巡游……满满的仪式感,将带来独具凉山魅力的民族风情体验。

感受“激情火把”之余,凉山的美食美景也是不容错过的。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,凉山专门推出了“五彩凉山·夏季清凉”生态田园之旅、“彝海结盟·筑梦航天”研学之旅、“情定女儿国·探秘香格里拉”寻梦之旅等5条“夏季清凉”精品旅游线路。

穿上漂亮的少数民族服饰,去触摸建昌古城600年沧桑,去品味灵山的雅静清幽,去寻梦木里“香格里拉”之源,去螺髻山感受冰川湖泊、温泉瀑布的壮美,去品尝彝家坨坨肉、荞馍馍,去邛海边散散步,去泸沽湖吹吹风……夏日的松弛感遍布凉山的各个角落。


作为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今天的火把节早已成为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诠释、多元四川文化中的绚丽篇章,并享有“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”的美誉。

凉山之美,美在历史文化、美在自然风光,火把节之“火”,“火”在文化的传承、“火”在独特的体验。

火把狂欢夜 图据凉山州委宣传部

独特的火文化,既是彝族文化的底蕴,也是民族风情的魅力之源。彝族人对火有着独特而深厚的感情,火把节便起源于他们对火的敬畏和崇拜。《滇系·杂载》中记载:“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丰年,通省皆然。”无论历史记载,还是民间传说,过火把节的初衷都在于驱虫除害、守护家园、祈福避祸。这既是古彝人智慧的结晶,也反映出彝族人勤劳、智慧、乐观的精神品质。尽管时间不断赋予火把节新的文化特征,但“火”始终是彝族最具象征意义的民族符号,是彝族文化的魅力和底色。“黑红黄”的颜色崇拜与火有关,热情勇敢的性格特征与火有关,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也与火有关。

到避暑胜地“玩火”与炎炎夏日形成强烈反差,不一样的体验释放不一样的吸引力。近年来,“清凉经济”持续升温,不少人会在夏天选择一处不错的清凉地儿待上几天,犒劳自己和家人。凉山的夏天到底有多“凉”?西昌、越西、普格、布拖……凉山各地夏日均温大多在21℃—23℃,是人们心中如诗如画的清凉净土,而火把节提供的独特“文化大餐”,又让夏日避暑有了不一样的体验感。

各类旅游资源的集中呈现,更高性价比的游玩体验开启“宠客”模式。1984年,首届火把节物资交易会在凉山举办,当地正式以火把节为媒组织开展系列活动,而后,火把节逐渐成长为凉山对外交流展示的最大平台,各地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呈现。火把狂欢夜、音乐美食季、精品剧目展等重头戏纷至沓来,而因地制宜、错峰、错时举办的配套文旅活动,则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项。加上精心打造的系列“夏季清凉”精品旅游线路,将旅游性价比直接拉满。


文化传承需要仪式感,凉山献上了满满的仪式感。我们为什么爱凉山?答案不仅在吉狄马加的诗歌里、山鹰组合的歌声里、英布草心的小说里,也在选美大赛、朵乐荷的视觉享受里,在摔跤、赛马、斗牛、斗羊、斗鸡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欢笑里,在火把节狂欢夜带来的真实体验里。

2023中国凉山彝族传统选美大赛 图据川观新闻

多彩的文化藏在节日欢庆里,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,也是创新传承的动力。今天,我们该如何珍视民俗节庆?

守住文化底蕴,让节日狂欢不丢失本来的意义。每一种文化都代表一段独特的记忆、一种独特的精神品质,文化是“魂”,没有了“魂”,节庆活动不过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狂欢。从汉服、马面裙,到“新中式”游,再到中式养生,“Z世代”越来越懂得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意义,国潮澎湃,国风劲吹,不难发现,我们的节日必须融入我们的文化,擦亮“底色”才能彰显亮色。打造独特而有价值的文化体验,需持续挖掘民俗节庆背后的价值内涵。

打造文旅“强链接”,以更好的体验感留人留心。地方性的节庆活动,为当地形象展示和地区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基础。将地方独特文化遗产、乡风民俗、生产与生活场景进行链接,既是对节庆活动内涵的丰富,也是推动文化与各领域相融合的有效举措。2023年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个沉浸式旅游新业态示范案例,情景式、互动式、沉浸式的文旅体验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。多行业、多产品、多业态混合叠加的方式,是满足年轻一代多样化、个性化需求的必由之路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怎样将“叠加”做巧妙,让“融合”变得有意义。

货好也得会吆喝,“走出去”才能“迎进来”。从各地文旅局长纷纷“出圈”,到淄博、哈尔滨等城市爆火,再到“北京到底有谁在啊”的接梗,全新的文旅营销模式正在火热上演。一首歌、一部剧、一个网络热梗带火一座城市的案例比比皆是,花式揽客的背后,是积极主动、求新求变的态度。节庆活动是文旅发展最好的助推器,转变思维,把握好手中的资源,乘势而上,以高质量的“吆喝”打开人们对诗和远方的万千想象,既是发展需要,也是传承需要。

节庆是多元文化展示的大舞台,节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。四川不只有彝族火把节,还有元九登高节、嘉绒藏族风情节、黄龙溪火龙节、都江堰放水节、宝兴上九节……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既得益于四川文化的包容性,也构成了四川文化的多元性。保护好、传承好我们独特的节庆资源,浩若繁星的巴蜀文化,定会像漫山遍野跳跃闪烁的火把,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
【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】
撰文/罗清玉
编辑/郭书琼 梁庆 责编/谢梦 审核/姜明



点击下方卡片

关注四川日报官方微信


猜你还想看


宠粉,我们是认真的!!!
这才是爽文女主!超级“学霸”拿了奥运金牌,还是超级大逆转!
初排21人被埋!湖南衡阳山体滑坡已致12人遇难
近期热门视频

更多精彩视频,欢迎关注四川日报视频号

编辑:吕紫倩
校对:孙诗媛
责编:任鸿 张运骄 陈雪莲
审核:钟岚


点这里让更多人看到↓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四川日报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